Fast Reading
1)进入21世纪后,与美国反独占法缠斗的主角,由传统的动力和消费公司逐渐转变成科技巨子。
2)微软、Meta、亚马逊、谷歌、苹果,在与反独占法博弈的过程中越长越大。
3)在以立异为驱动力的科技巨子年代,134岁的反独占法,或许也需求与时俱进了。
以下为正文:
谷歌和苹果都被美国司法部盯上了。
5月3日,美国司法部和38个州对谷歌提出的严峻独占指控完毕庭审。谷歌被以为经过与手机制作商和浏览器公司签定排他性合约,保证其查找引擎成为默认设置,从而稳固其商场主导位置。
美国司法部在上个月的听证会上还表明,假如谷歌没有独占查找引擎商场,ChatGPT等其他技能立异可能在几年前就现已能够呈现。
3月21日,美国司法部和16个州向新泽西州联邦法院提申述讼,指控苹果运用其对硬件和软件的操控独占手机商场,危害了顾客、开发商和竞对公司的利益。当天,苹果股价应声跌落超越4%,市值一夜蒸腾约8000亿元人民币。
假如谷歌和苹果败诉,在最严峻的状况下,两家公司都面临被强制分拆,这将是四十年来美国最大规划的企业拆分案。
巴菲特曾被人问过一个问题:什么是最理想的公司?他的答复是:一家具有高定价权的独占公司。
巴菲特与他的伙伴芒格曾多次说到对竞赛的讨厌和对“独占”的偏好。先后经历过反独占查询的可口可乐与苹果,是巴菲特出资过的颇具代表性的两家公司。
在为出资者带来丰盛收益的一起,巨子们也时常被反独占法盯上。
在美国反独占法诞生至今的134年中,它分拆了“石油大王”洛克菲勒的规范石油公司,分拆了美国最大的电话通讯公司AT&T,迫使从前的PC巨子IBM敞开操作体系和处理器。
但在进入21世纪后,与反独占法缠斗的主角,由传统的动力、消费公司逐渐转变成科技巨子。与此一起,功率至上的芝加哥经济学派鼓起,知识产权维护与反独占法剧烈磕碰,微软、Meta、亚马逊、谷歌、苹果等科技巨子,开端在与反独占法博弈的过程中占有优势,而且越长越大。
一部美国反独占缠斗史,也是科技巨子们的生长史。
被盯上的万亿巨子
最受注意图“美股七雄”中,除了近一年才乘着AI风口股价飙升的英伟达和已跌出标普500前十的特斯拉,剩余5家都与反独占法打过交道,无一例外。
1994年,网景(Netscape)公司推出一款付费浏览器Navigator,一度占有了75%的商场比例。为了在快速鼓起的互联网商场中抢占一席之地,微软随即推出IE浏览器,不只免费供给给顾客运用,还将其与占有绝对优势的Windows 95/98体系绑缚。这导致网景浏览器占有的商场比例敏捷缩水。
1996年9月,司法部着手对Windows 95绑缚IE浏览器的出售方法进行查询,并在1998年正式对微软提起反独占诉讼。
2000年4月,微软被判违反反独占法。两个月后,美国联邦区域法院法官杰克逊作出了拆分微软的一审判定,要求微软拆分为两家公司,一家运营Windows个人电脑操作体系,另一家运营Office等应用软件及包含IE浏览器在内的网络事务。
面临分拆危机的微软先是提出了延缓执行的恳求,然后另辟蹊径,宣称初审法官违反司法程序,在审理期间向媒体走漏案子底细。总算,案情在一年多之后呈现回转。2001年9月,司法部宣告不再寻求经过切割的方法来处分微软,并与其达到宽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