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耕时节,常德市西湖办理区农业乡村局特邀市农林科学研究院水稻专家贾先勇团队来到出产一线,展开精准技能指导。在稳产保供的攻坚战中,该区经过方针护航、科技赋能、绿色开展三大引擎协同发力,扛牢粮食出产职责。现在,全区5.7万亩粮食播种面积已全面布置,其间1万亩早稻春耕备耕有序推进,区、乡、村三级双季稻出产任务精准执行到户到田。
该区严厉执行粮食安全党政同责制,立异构建“三级包保”职责体系,对万亩犁地施行建档立卡精密办理。依托财政部专项资金,推出“四补联动”激励机制:双季稻栽培每亩叠加补助200元,秸秆归纳使用施行梯度奖补。一起,提早储藏农资1000吨,分配备用育秧盘20万张,构建起从种源到田间的全链条保障体系。
全区建成5座总面积8.69万平方米的智能育秧工厂,集成物联网温控、水肥一体化等先进技能。经过“互联网+农机”形式,79台(套)智能农机接入信息化办理渠道,完成作业轨道云端监测、设备状况实时预警。在病虫防控范畴,300座智能杀虫灯与2300套性诱捕器构建起“六合协同”的立体防控网络,推进化学农药使用量同比下降1%。
该区立异推行“破坏-深翻-腐熟”秸秆全量还田技能,配套建造1处生物质有机肥加工厂,资源化使用率极高。在工业交融方面,5家农产品加工企业构建起“绿色增产-资源节省-生态环保”的工业闭环,年加工产量打破1.1亿元,建成以水稻秸秆、油菜秸秆等为主要原料的畜牧饲养饲料出产车间和PBM板材车间,完成区域内秸秆100%收回使用,具有年归纳处理各类秸秆5万吨的出产能力。
面临犁地维护要求,该区树立“非粮化”管控长效机制。严厉制止新增藕田、珍珠饲养等非粮业态,对现有非粮出产主体施行合同到期退出奖赏机制,自动退出的按每亩50元给予补偿。经过体系施策,全区正走出一条出产生态协同开展、质量效益同步提高的现代农业新途径。(彭进军、袁凤连、李宙)